Language: 简体中文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会讲者

大会讲者

王辰

王辰,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主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部荣授院士。Chinese Medical Journal总编辑,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主编。


长期从事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等领域的医疗、教学与研究工作。长于呼吸疑难病与危重症诊治。做出序贯机械通气、肺栓塞减量溶栓疗法、确证中药对流感疗效等多项创新并进入国际指南,指导改善临床实践。明确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疾病负担与诊疗状况。承担国家及国际重要研究项目10余项。在New Engl J Med、Lancet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肺栓塞》《呼吸支持技术》与国家规划教材《内科学》《危重症医学》等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一等奖1项、特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世界卫生组织控烟杰出贡献奖。


Richard Horton

Richard Horton,《柳叶刀》总编辑, 1986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获生理学与医学优等生医学学位,后获得获得伯明翰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典Umea大学以及挪威特罗姆瑟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1990年加入《柳叶刀》,并于1993年赴纽约任《柳叶刀》北美地区主编。2016年,领导健康就业与经济增长高级别委员会的专家组工作,该委员会由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南非总统祖马担任共同主席。2011年至2015年,作为联合主席主持联合国“妇女儿童健康信息和问责委员会”独立专家审查小组的工作。2011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所的外籍院士;2015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the Friendship Award from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2019年,因其在全球卫生领域的杰出领导,被世卫组织总干事授予“全球健康领袖奖” (Global Health Leaders Award);同年,为表彰在全球卫生证据应用的创新,被授予Roux奖。他著有关于当代医学和健康问题的《健康战争》(2003)。他主要的研究兴趣为全球卫生和医学对广泛文化的影响。他目前致力于推广星球健康概念——人类文明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健康。


曹彬

曹彬,中日医院副院长,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现为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副主编、EBioMedicine顾问编委、国际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学会(ISIRV)抗病毒小组(AVG)委员。曾荣获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18年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奖、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特等奖)、2015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在武汉援助期间,报告了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和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他还领导了中国抗病毒临床试验,包括瑞德西韦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发表原创同行评议文章及评论188篇,其中7篇发表在《柳叶刀》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5篇被ESI列为高被引论文,10篇被F1000Prime推荐,16篇被国内外指南引用。



梁卓伟

梁卓伟教授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第四十任院长 (2013起)、施玉荣伉俪基金教授席 (民众健康) 教授及公共卫生医学讲座教授。曾任香港大学社会医学系最后一任系主任 (2012-3)、香港特区政府首任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 (2008-11) 及第五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2011-2)。梁教授是亚洲流行病学和全球卫生的权威之一,已发表超过500篇学术论文,论文的H指数为69。他的研究阐释了流行病学的三种新型传染病病毒,即2003年的SARS冠状病毒、2013年的甲型流感H7N9及最近的2019冠状病毒病 (COVID-19)。


他曾于2009年带领香港特区政府抗击H1N1流感肆虐的工作, 他一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官方顾问,同时定期为包括世卫组织的多个海外机构提供专家意见。他曾任《公共卫生杂志》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主编(2007-14)、《流行病》 (Epidemics) 首任联席主编、《卫生政策》 (Health Policy) 副主编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 (China CDC Weekly) 创刊副主编。目前,他为七本国际学术期刊包括《英国医学杂志》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担任编委委员。



Holger J. Schünemann

Holger Schünemann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健康研究方法、证据、影响系和医学系的终身教授。2009年到2019年,他在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ersity) 担任两任临床流行病和生物统计系主任,该大学被广泛认为是循证医疗的发源地。他曾在汉诺威医学院(1993年获临床医学博士MD,1994年获研究医学博士Dr. med.)接受呼吸和运动生理学及内科学培训,在纽约州布法罗大学(UB)进修肺生物学、流行病学、内科学和预防医学/公共卫生(1997年获流行病学硕士;2000年获流行病学和社区医学博士)。2007年至2009年,他在UB任教,并在意大利罗马国家癌症研究所担任流行病学临时主席。


2000年以来,他帮助重新拟定了从临床医学到公共卫生的指南制定方法,并在方法和实践上为知识综合研究作出了贡献,此期间共同领导GRADE工作组并担任联合主席。共发表700刊物 (h-index 145/101 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他是历史上被引用最多的1000名科学家之一。他曾在世卫组织、欧盟委员会、卫生部及其他政府组织和专业协会的指导性专家组担任顾问和主席。他是加拿大科克伦麦克马斯特GRADE中心的主任。同时他也保持积极的内科实践,以满足他对照护病人的热情,并确保他的研究是以人为本的。



王辉

王辉,《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中国编辑项目负责人,核心稿件-快速通道的审稿编辑,《柳叶刀》社论的主笔编辑,COVID-19相关研究的核心审稿编辑,COPE(出版伦理委员会)的前理事会成员。主导柳叶刀中国专辑、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会议,柳叶刀重大医学特邀报告, 威克利-伍连德奖等。在国际和国内多次代表《柳叶刀》出席重要医学学术会议,做大会主旨发言,在顶尖国际国内医学高校和重要医学研究机构讲学,广泛参与重大医学主题的讨论和促进国内外学术合作。



Jeffery D. Sachs

Jeffrey D. Sachs 教授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及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他从2002年到2016年在该校地球研究所任所长。他还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任和联合国宽带发展委员会委员。他曾是三位联合国秘书长的顾问,目前担任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者,此协定倡导者为安托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从该校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任教授超过二十年。他写了许多畅销书。他最近的一本书是《全球化时代:地理、技术和制度》(2020年)。萨克斯曾两次被《时代》杂志评为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界领袖之一,并被《经济学人》评为在世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前三名。


王健伟

王健伟博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教授(长聘)、研究员,克里斯托弗·梅里埃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感染致病机制与防治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13年),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成员、国家“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生物信息学分会主任委员(拟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分会副主任委员,Biosafety & Health杂志执行主编,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杂志编委。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20项。作为通讯作者在LancetAm J Resp Med Crit CareCell Host MicrobePNASNat CommunMicrobiom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10篇,被引用18000多次(Research Gate数据),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7项。



乔杰

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作为我国生殖医学领军人物,乔杰多年来不断探索疑难疾病诊疗、出生缺陷防治新方法,守护妇儿全生命周期健康。作为第一或责任作者在NEJMLancetCellNature等顶尖杂志发表多篇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部级一等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乔杰作为北京大学援鄂医疗组组长,主要负责领导危重症救治及孕产妇保健工作。



冯录召

冯录召,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员,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 执行副院长。主要从事流感、人感染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疫苗政策和防控策略研究。共发表中英文论文14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2020年入选“中国好医生”抗疫特别人物。


Roy M. Anderson

Roy M. Anderson 爵士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和被忽视热带疾病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职务包括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校长和英国国防部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兴趣是医学、生物学、数学和计算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研究。他是550多篇科学文章的作者,曾在多个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委员会任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1991年至2000年,他担任威康信托公司(Wellcome Trust)董事,并在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的董事会任职10年,直至2018年5月。


他是精算师协会、皇家病理学家学院、皇家农业学会和皇家统计学会的名誉研究员。他也是皇家医师学院的名誉成员。Roy爵士于198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98年当选为医学科学院创始院士,199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医学院外籍副院士,2009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在2006年女王生日典礼上被封为爵士。



陈思邈

陈思邈,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健康与人口经济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客座教授,德国洪堡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群健康、健康经济学、人口老龄化、卫生系统和卫生政策,主要侧重于公共卫生应急政策、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政策对人群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在Lancet, JAMA, BMJ,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ealth Affair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著三十余篇。曾任世界银行、泛美卫生组织、中国工程院和巴基斯坦人口委员会等有关机构顾问。获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管理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健康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


Till Bärnighausen

Till Bärnighausen 教授是海德堡全球健康研究所(HIGH)、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和大学医院的院长。他还是海德堡大学的Alexander von Humboldt教授、哈佛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职研究员,以及英国威康信托基金五个全球项目之一、南非非洲健康研究所(Afric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的高级教员。


Bärnighausen教授的研究重点是发现问题、设计和测试新的人口健康干预措施,并确定干预措施对人口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他特别致力于大规模基于人群的实验和准实验,以减轻非洲、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全球疾病负担,如艾滋病病毒、COVID-19、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以及妇幼保健。他的工作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人口健康的主要结构和行为驱动因素,包括老龄化、流动性、气候变化、性风险行为、饮食、锻炼和药物使用。


Bärnighausen教授发表了500多篇同行评议文章,发表在《科学》、《科学转化医学》、《自然通讯》、《PNAS》、《柳叶刀》、《柳叶刀全球健康》、《JAMA》、《JAMA内科学》、《PLOS医学》、《BMC医学》和《BMJ》等医学杂志。他的著作被引用超过45000次(h指数为84)。



叶志敏

叶志敏博士现任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经济学教授、哈佛中国健康合作项目 (Harvard China Health Partnership) 教授主任、并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代理主任。在此之前,叶教授曾任牛津大学政府学院卫生政策与经济学教授。叶教授在麻省理工大学(MIT)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她从1995年开始研究中国的卫生体制。她的研究以通过社会实验的方式,探索如何整合筹资、支付制度、组织、治理以及科技的卫生体制改革,为人群提供可负担、公平和高质量的服务。叶教授主持的哈佛中国健康合作项目包括十多所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合作研究中国卫生体制。

除了中国,叶教授还对亚洲多地区(印度、香港、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的医改有深入的研究。她在中国和亚洲地区主持多次培训高级政府官员。叶教授是国际卫生经济学会 (iHEA)的主席。她现任多个国际组织的顾问,包括世纪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健康双轨对话 (US-China Relation Committee’s Health Dialogue) 的成员。

叶教授曾任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出版的《健康中国 (Healthy China)》的高级顾问,以及 “可持续发展网络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和美国国家医学院卫生系统提升常务委员会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s Standing Committee on Health Systems Strengthening) 的成员。同时,她还担任《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健康政策板块的主编辑,《Health Economics》(Wiley)以及《Health System and Reform》(Francis&Taylor)的副主编。


寸韡

寸韡,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发明了双液相纯化低热原细菌荚膜多糖技术,基于该技术研发的两个疫苗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他的研究团队目前主要从事于丙型肝炎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工作。



Xu Wenbo

许文波,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WHO西太平洋地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主任,WHO西太平洋地区脊髓灰质炎参比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脊髓灰质炎和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麻疹、风疹、腺病毒肺炎和新型冠状肺炎等呼吸道病毒相关传染病诊断、预防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发现腺病毒55型。



刘远立

刘远立,国务院参事,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还包括: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留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3年以来,深入参与了中国卫生健康领域一系列重大政策研究与战略咨询。


翟振国

翟振国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常务副组长、国际肺血管病研究院(PVRI)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资深委员。长期致力于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组织管理全国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协作组,推广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疑难与危重症、肺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其他肺动脉高压有系统研究。主持制定我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新冠病毒肺炎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建议》。发表SCI论文100余篇。2019年获第十四届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刘忠

刘忠,博士,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德国洪堡大学医学院。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不良反应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医学系执行主任,《中国输血杂志》主编。研究方向:输血医学,血液安全,血液保存。



点击参会注册